专访美亚基金:产业投资的“慢半拍”与“快一步”丨观澜财经

刘易斯 2023-04-25 17:22 分类: 观澜财经 收藏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认为,人类的大脑有依赖直觉的“快思考”与依赖理性的“慢思考”两套决策系统,二者互相配合构成了我们的思维模式。在他的经典著作《思考,快与慢》中,他指导人们如何协调思考的快与慢,从而规避系统性的错误。


作为一家专注于数字科技领域的产业投资与赋能的投资机构,美亚基金对“快”与“慢”也有独到的理解,并通过对二者的协调与配合,提高投资决策的确定性。在结束了1天往返3座城市、1天当2天用的密集行程之后,美亚基金总经理孙万营终于有机会在美亚柏科的厦门总部泡上一杯清茶,与【观澜财经】梳理投资的“快与慢”。


▲美亚基金团队


美亚基金在2015年由上市公司美亚柏科(300188.SZ)发起,主要聚焦于网络安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智慧城市、军民融合、医疗信息化、半导体等数字科技领域的产业投资,基金团队具备有深厚的产业经验,拥有十年以上丰富的投资经验,并在行业内培育出了一批数字科技领域的头部企业。


“我们在投资上‘慢半拍’,但实际上接触项目比别人早半步,甚至早一步。”孙万营这样告诉【观澜财经】,“只有早一步,才能控制节奏,才能在实质上慢半拍。”


 

01.

"农夫式”的产业投资


对于美亚基金而言,产业投资是它最鲜明的底色。


时间回到2015年,那是美亚柏科上市后的第4年,中国大地正掀起创业创新大潮,这家信息安全领域的行业龙头则在观察其中的机会。难得的是,此时的美亚柏科已经积累了两方面的投资经验——在上市过程中被资本投资过,这一年更实际操作过投资并购。他们对投资与产业的关系体会很深,同时也在思考如何跳出CVC的框架,以更市场化的方式做产业投资。


正在此时,在投资圈深耕十余年的孙万营洞察到一个行业趋势:纯粹的财务投资机构将面临更大的挑战,而有产业和产业理念的机构将更有优势。基于双方在理念上的契合,孙万营离开深圳来到厦门,以独立、市场化的方式为美亚柏科设立并操盘美亚基金。


2019年央企国投智能收购美亚柏科,美亚基金也随之获得国投体系的助力与支持,从而成为一家拥有央企资源与背景的市场化产业投资机构。


在孙万营看来,产业投资基金的优秀与否,取决于在产业的协同上是否深入。“我们很少一见面就谈投资。因为融资是阶段性的,但产业的发展是持续的、永远的。”孙万营说。


美亚基金的典型投资流程大致是这样的:在数字科技领域中,通过对某个赛道的深入前瞻研究和梳理,他们会发现并接触一些优质企业。如果此时不是最佳的投资时机,那么他们就会为企业链接各种可触及的产业资源,在业务上、技术上、市场上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所以,在产生最终的投资结果之前,赋能的结果早已产生,几百、上千万的业务已经产生,企业也因此成长起来。

这个过程短则1-2年,长则4-5年,既是对企业的赋能,也是对企业的一种尽调。相比看企业的纸面BP,实际地帮助企业做成一单业务往往能对企业有更真实的认识。对于融资方而言,愿意在投资前就导入产业资源的机构,才是真正的产业投资者。而面对这样的投资方,融资方往往也更愿意给出更优惠的投资条件。


也因此,相较于财务投资机构“猎人”式的投资,孙万营称美亚基金的产业投资为“农夫式”投资:亲自播种、耕种,静待作物发芽,在最有希望的时候提供资本助力,然后在成熟时收获果实。 

 

02.

“慢半拍”与“快一步”


美亚基金喜欢强调自己“慢半拍”的行事风格,但它隐含的前提却是“快一步”。


从时间上看,他们做出投资动作是慢半拍的,但这是相较于接触项目的时间而言。通过尽早地、快人一步地与企业充分接触、对产业充分了解,他们赢得了在快与慢之间做选择的空间,在风险与收益之间做评估。因此,尽管投资依然有风险偏好,实则确定性很强。


这样的策略不仅体现在单个项目上,也体现在他们对投资趋势与行业风口的判断上。他们“以行研为驱动,聚焦行业头部标的”,基金团队每年的重要课题,就是着重研究未来5-10年内要关注哪些细分赛道的重点机会,这写进了每个投资经理的年度任务中。


▲美亚基金例会


技术的发展遵循Gartner盖特纳成熟度曲线,发展期可能蕴藏着巨大的爬升动力,在波峰附近又可能马上跌落。即便此时不会出手投资,但他和团队仍要紧跟,唯有如此才能做到“该出手时能出手”。所以,每投出一个具体的项目之时,他们已经提前跟踪这个细分赛道许久了。


在项目的投资阶段上,美亚基金也遵循了“快与慢”的结合。从投资结果看,他们以投资成长期项目为主,但细看实际的投决过程,会发现是从项目的早期一路跟踪到成长期时才进行了投资。这样的行事风格也与一众财务投资机构不同,既不一窝蜂地投Pre- IPO,也不一窝蜂地“投早投小”。


这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提高投资的确定性。作为一家市场化运作的基金,他们的投资决策要结合基金自身的周期、技术成熟度、项目风险性与退出周期,从而做出综合的判断。“就像一场接力赛,我们选择最好的那一棒。”


谈到近两年投资节奏和决策的变化,孙万营总结到,“近两年以我们对行业的认知及经验,我们会注重精准投资、连续投资、甚至重注投资”。以正在IPO进程中的德尔科技为例,“我们在德尔科技估值15亿时就在接触沟通,谨慎评估后,在其估值35亿、150亿时,美亚基金先后投资了两轮,总投资额超过2个亿。”


▲德尔科技


 

03.

实现产业梦想,搭建基金生态圈


美亚基金深知,要实现“成就产业梦想”的使命,仅靠一己之力是远远不够的。从一开始,他们就明白要借助产业端的产业力量,搭建基金自己的生态圈,不断优化产业资源,从而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产业协调,助力产业投资。


本着赋能企业的初心,他们在2016年举行了第一次基金的生态会议。这是基金成立的第二年,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他们邀请了8家已投、拟投企业一起闭门讨论,交流行业干货与业务需要,希望达成一些业务合作。


到了2017年,参加生态会议的企业数量陡增到近30家,2018年这个数字超过了50,到2020年时数量突破了100家,朋友圈不断扩大,生态圈基本成型。在这个生态中,有的项目已经上市,有的尚处于早期阶段,企业大小不一,主体业务丰富多样,但他们共同的血脉是美亚基金。


在孙万营看来,真正的赋能是双向的,不全是大企业帮助小企业,小企业有时候也为大企业解决问题。比如,基金在4、5年前投资了一个做AR元宇宙眼镜的公司,当美亚柏科开始做智慧警察相关技术的研发时,就恰好需要这样的技术。甚至,当他们在做前期行研时,他们就已经在扫描手上有哪些资源可以协同未来的被投企业。


随着美亚柏科2019年被央企国投智能收购,美亚基金也进入了国投体系,开始在更大的平台中“淘金”,建立更广泛的生态协同。


国投智能是国投集团旗下数字科技版块的龙头,国投集团则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背后是庞大的央企产业体系和4、5千亿规模基金板块的资本实力。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影响力逐年提升,美亚基金的生态会议也从基金旗下升级到上市公司美亚柏科层面,而国投智能也积极参与其中,悉心观察。


▲美亚柏科“智会”生态合作大会


这也令美亚基金在资本层面形成了三级联动:基金的股权投资,美亚柏科层面的并购,和国投体系的产业整合。


 

04.

“并购退”是美亚基金的差异化竞争力


经过7年的不断优化,美亚基金形成了自己的投资方法与策略。为了应对近年投资市场的内卷,孙万营在内部特别看重DPI(投入资本分红率)、ROI(投资回报率)两个指标。“我们不要纸面富贵,要让投资人快速看到回头钱。”这背后的一个要诀,就是基金要“能进能退”。与多数投资机构只强调“投”的能力不同,美亚基金还特别注重“退”的能力。



基金的投资项目中,能有20-30%的比例通过IPO退出已经实属优秀,剩下的项目则要依赖并购与老股转让。投资机构中懂得并购者是10%,操作过并购的是这10%的10%,有成功和失败教训者又是这其中的10%,美亚基金的核心团队恰好是这“千分之一”。


特别是在全面注册制使得IPO常态化的背景下,优秀项目对被并购将更加渴求。美亚基金背靠美亚柏科行业龙头,数年间孵化的多家上市公司、央企国投体系的雄厚产业背景,能够为他们的并购显著加分。对卖方而言,他们手中的买家资源多,且买家又有产业的集聚度;对买方而言,他们生态圈中并购标的资源则相对精准。


即便如此,并购也只能覆盖10-30%的项目退出,通过老股转让退出依然重要。在具体的操作上,美亚基金对项目的退出有严格的标准。关于退出的策略和方法上,孙万营总结为两点,一是“不恋战”;二是“贴心服务是最好的风控”。得益于长期的互动与业务协同,美亚基金与企业建立了深厚的交情,为退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基金不能陪企业一辈子,陪伴就好好陪伴,分开的时候才能各自安好。”孙万营说。


背靠信息安全领域的产业龙头,以及央企背后庞大的产业体系,美亚基金在投资过程中借助强大的股东背景,以行研为驱动聚焦行业头部标的,通过深度的产业协同及精品投后管理,平衡数字科技各阶段的头部企业,合理布局中早期、成长期项目,使基金获得最大化的稳健收益。


过去的7年,行业的生态也发生了诸多变化,分化加剧的同时竞争更加激烈。但美亚基金坚守住了产业基金的本质,用市场化的机制做出了不错的成绩,验证了自己的投资方法,赢得了一批坚定支持的投资人,也凝练出精锐的团队。


下一步,他们计划将自己的理念与经验复制,服务更多的行业龙头企业,为它们操盘产业投资基金,用风险绑定更加充分、激励机制更加灵活的方式践行美亚基金的团队使命——“成就产业梦想,创造持续价值”。

 

观 澜 财 经

GRAND  FINANCE

资本市场观察家
价值投资推动者








推 荐 阅 读







❂ 贺厦大102周年丨A股市场“厦大系”有哪些?新生力量搅风云

❂ “诺诺发票”上市啦?还去了美股?厦门再添一家上市公司

❂ 为什么要来厦门?好的城市如何和企业互相成就

❂ “赋能新发展 数绘新福建” | 2023中国福建互联网大会(厦门)全纪录

❂ 倒计时3天!2023中国福建互联网大会(厦门)嘉宾阵容首发








同步入驻各大媒体内容号 ●





---内容覆盖百余万读者---










































































喜欢本文请给我们点个“在看”


文章评论(0)

请先登录后再参与评论

评论